粘滞而躁郁的风吹过去,空气由温热刹那阴冷。一丝丝地寒,一直到骨子里,一起一立,就带了股说不明白的坏心情。依旧在外面转,不肯躲回去。在风里仔细洗刷,微微的痒,微微的刺,追念里的叙述安稳地从肩上滑下去。窗里的世界明丽而忙碌,隔得遥远,格外地诱惑。这世界忽然陌生,像一个胶着的顿号,总是突兀而且茫然。
整个城市和每日所见的人们都逐渐萧瑟下来。一天天地,居然还是冷。冬衣早撤到衣箱里收起来,不免见多了局促和瑟缩,一个个地奔忙在街道上,风起来的时候,手拢住肩,这世界就变得什么都靠不住。杨树叶子轻轻打着旋飘下来。
我自小就深恨这树,不过一点叶子就时常刷刷地响,不免轻薄。圣人说它有刚骨,教科书说它像是劳动人民,倒还不如说柳树合适些。皮是皲的,连轻抚都在心里狠狠地疼;腰弯下来,再弯下来,被顽童的手一条条地揪下来,作柳笛满村吹着响。起柳絮的时候又格外地招人烦,又命贱,满村里地种着,上坟时分随手插一两条,到第二年总是浓郁蓬勃,不过几年郁郁葱葱地拔高了,据说就可以泽荫后人。但每逢清明时分,看着长辈坟上干秃秃的树干,再看着脸上毫无悲戚之容的后人,满满地站了一山坡,抱怨风大土多。于是总不免兴衰际遇的想头。
树生死依旧,这些年村镇的搬迁也把每一天都建筑成历史。人心也不由得浮动轻飘。于是生气和年轻遵循旧有法则搬离这里,去到这些萧瑟和灰白的地方上,涂抹自己浅黯的色彩。于是村镇缓缓老去,城市渐渐漂泊,压抑的内心和匆促的别离让群体性的感情都触目惊心黯然伤神。所有关于永恒的姿势都不值得商讨,所有关于皮肤的瑕疵都列为头条。杂志上总把这种下意识的行为说成是,生活。
法国就有家叫生活的杂志。很有名,有时候居然专门出一期出来,讨论女人如何在男人面前脱衣,再列各式图片,满眼的五光十色。生活渐渐外化成那些触目可即的事物:衣衫饰品,精致的笑容或者一个凝固的手势:始终赏心悦目的生活正是我们所期盼。北京这一季是暖冬,眼看着不断顿的娇艳和宛转在大街上竟相展出,然而秋似乎在这春季里提前降临,抖抖地添一件衣服,还挡不住寒风。心情也随着天气一路直线朝下降。
眼看着五一就到了。天气还不晓得如何,先紧紧兜囊,狠狠地算计一场狂欢;抑或心明眼亮地寻着各大商场的打折赠送,一路地看过去,生活就在这个时候高兴地撒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