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千嶂里雪峰深处有化境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“因为机缘,我少年时期的课外读物,是大量古旧小说。受这些小说影响,我最歆羡的人生方式是骑马走上商旅古道,冬住岭南,夏出函谷,望断秋雁,也看遍春花,让褡裢被银子充实,更让朋友遍及天南海北。”这是我给别人写印象记里的句子。其实,我的心性不适合经商,我更向往去到一个远离尘嚣、云淡风轻、只须闲看山光水色的地方,过支炉锻剑、携壶野宴的生活。世故和理智告诉我,这样的地方只能存在金庸的小说里,只能存在于可笑的幻想里。人活着,需要幻想,所以我还是原谅了自己的虚妄,我一直没有过要消灭这幻想的念头。但是,我告诉自己,那样的地方,并不存在,不可能找到。

    踏入母溪,我惊讶地想,世外桃源其实存在,这就是可供我支炉锻剑的地方

    由320国道从西侧翻越雪峰山,上山第一个集镇是雪峰镇。通往母溪的公路路口就在雪峰镇街边。出镇不远,车开始缓缓地爬坡,所见山却显小巧,重峦叠嶂,秀雅可爱。车一直在往上爬,终于爬上一座高山。左边深谷里是一条小河,不肯老实向下直流,九曲十八折,河边乖巧地适时散布上风姿绰约的高长古木和整齐如画的村落,于是就满谷的旖旎风光。四周山坡几乎遍长好看的林木。没林木处便坦白地光秃着,没杂草也无灌木。车还在继续上爬,看上去那边山头离天已经很近。天窘迫而潦草地涂几抹淡云在那里,陪衬如血的残阳。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红的太阳,它仿佛近在咫尺地挂在你头顶所见山水云天皆可入画,我们一行数人都贪看风景,想像母溪大约就在这美丽的山上,下了车马上可以准备去某个山坳坐了,吹着山风看苍凉的落日,看层叠的梯田,清晨呢,可以拿上相机拍雾景云海。

    车却开始陡斜地下坡。下到头是一条流水清亮如奏鸣琴的小溪。溪流湍急,溪边多垂悬而下的藤萝小树,溪涧就显得幽深雅趣。然而公路并不同溪流恋栈,弯弯扭扭又开始爬坡。不过坡并不如何高。再次遇到刚才那条溪流后,车开始舒畅地随溪水在山脚拐一个弯,又拐一个弯,眼前就豁然开朗。我们来到了视线相对开阔的山间谷地。虽然展眼望去,并不能看出多少里,一路打着皱褶往远处延伸的两壁青山带着溪谷还在缓和地转弯,然而你视线肯定是开阔了:两边青山,并不高,你可以看到开阔的云天,让一直贪痴于看山水的心也开阔起来。前方溪谷转折处,也并不让你视线陡遭挫折,而是隐约可见前景,让你坚信前方有路有平地。

    小溪在这里变得平缓起来,两岸是收割一空却心满意得的田畴。公路也彻底平坦起来。路边或田头散落着古树人家。规整干练的木屋侧墙上依靠着长长的柴捆,让人想起主人的勤劳,又想起灶膛里红红的火苗同屋顶淡蓝的袅袅炊烟,心不由就温暖感动。自然还少不了横跨小溪的小桥。桥头过去是向溪流斜欹过去的绿树。树那边是用溪水做动力的水碾。底下的溪滩上,有两个硕大无朋的木桶,当地叫它王桶,正沉浸了红薯的淀粉。那淀粉被加水放灶锅上加热煮熟,又放竹簸箕里冷却成团块,就是红薯粑了。无论是煎了还是下火锅都软糯爽滑。

    所见一切,让我感觉到这里山民的生活,同山外有些两样。我于是又回想起我们所来路途上过下过的那些山,我们也几度“山重水复疑无路”不正如桃花源记所记那样才走进这山村的吗?“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”要是退回到陶渊明时代,只能选择步行来此的人们,会不会觉得这里也是只能巧遇机缘才能偶然进入的世外桃源?幻觉里我发现屋前溪边的桃花李花蓦地嫣然绽放了“落英缤纷”青草弥望,有“黄发垂髫”行止在屋前,上前搭话,则一律商周古语尘嚣既已退却,被世俗冲击得依稀支离的世外化境,又开始浮现,我觉得,寻找到一块没有世俗功利的净土,寻找一方心灵的憩园,不完全是虚妄,在这里,在雪峰山的深处,我已经找到。起码从空间意义上、从形式上我已经找到。一见之下,我已经深深喜欢上这山村。

    小山村的古朴安闲,由来于上古,又传继给后世,也许从来就没有什么外在的力量打破过它

    村长站一座小石桥上等我们。这位个头矮小却极精明干练的40多岁的男子,对我们平和地笑笑,就一心把我们往家里领。见我们对桥头石碑感兴趣、对斜长的石级路和那棵青杆栎古树感兴趣,村长才立住脚,回转身说:“这古树有来历。听老辈说它上了军事地图的。当年剿匪解放军王排长看到这古树,拿出军事地图一看,又从这石级走上去,到上面那幢屋后找到一口井,不用问人,就确认这里是母溪了。这树至少好几百年历史了。”好一棵青杆栎!枝繁叶茂,青葱蓊郁,高参云天。很少有这样高大的青杆栎。很少有这样青葱的古树。惹得大家仰视着它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“你们这里出过土匪?”

    村长说:“来过土匪。上世纪40年代镇上那边的易朗照五兄弟横劲上来,在雪峰山公路上设卡,不论商人旅客,不论中央军解放军军车,只要好下手,就抢。后来钱粮有了,枪枝也有了,就拉起了队伍,占山为王,当起了土匪。因为雪峰山地形复杂,中央军也奈何不得他。解放前这一带兵荒马乱,又遇到灾荒,许多日子不好过的和害怕被土匪欺负的年轻力壮的人,都在易朗照手下当了土匪。当时整个雪峰镇只有万来人口,易朗照旗下的土匪就达到了1300多人。老辈人讲,易朗照的土匪来母溪抢劫了,首先在进村的地方放几枪,村民们就知道土匪来了,全躲山上去,土匪就如入无人之境,挨家劫取粮食被褥衣物,又给自己搬家一样嘻嘻哈哈离开。”

    “这里没藏住过土匪,王排长进村驻扎干什么来了?”

    “往前十多里翻山就到了群峰乡。剿匪战斗打起来,土匪们会四处奔走联合,王排长在古栎树那里一驻扎,就切断了土匪雪峰群峰间的联络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已经猜出来了,这溪叫母溪,这村也叫母溪。那么为什么叫母溪?或者有没有一条溪叫公溪?”来自湖北的小美女阿毅,好奇而顽皮,问。

    村长倒认真地想了想,说:“隔壁村叫公平,没有什么溪叫公溪。不过母溪的名称不是没有来由,你们发现溪水在古青杆栎附近大曲大折地转了好几个弯吧?站山头看那一带,就活脱脱一个‘母’字。溪水是它的四框,长青杆栎的小山梁是那一长横,山梁前后的两个小山包就是那两点。”

    原来母溪村名来得如此古拙可爱,我不禁想,易朗照喽啰的枪声响过,解放军剿匪的枪声响过,母溪是不是马上就恢复了它的宁静了呢?我甚至想,一个村落的风气,取决于村民的心态,一切外来干扰,都只能是溪潭雁影,眼前这雪峰山深处小山村的古朴安闲,由来于上古,又传继给后世,也许从来就没有什么外在的力量打破过它,易朗照喽啰的枪声没有,解放军剿匪的枪声也没有。

    火楼注定会那样平实,但它也注定让人温暖,好比村长夫妇的爱情

    说话间我们溯溪流上行一二里,到了村长所住的院子。这是一个辉煌过的大院落。民国时住过一个马姓的财主。财主有几千亩稻田。把他的宅第修得精巧而深广,村长小时候进到那大院深宅,白日里也感到阴森可怖。那窗花、那瓜柱的雕刻,又看得幼年村长痴痴傻傻。可是这样的深宅大院,目下已经看不到了,二十年前一场大火让整座院子化为灰烬。“这里出过这样的富户啊?是下面那里的溪水转弯转得好,拴住了财气吧!”我打趣村长。“财主原不是母溪的,后来因故搬过来的。为什么搬过来,有一个故事,等到下同你们说。”村长带我们进了他屋。他不肯再同我们胡扯。他要帮他的老婆给我们做晚饭。

&nb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